时长35分钟,行程60余里,20分钟紧急手术……这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便是日前发生在漯河市二院的一场爱心救援接力。
救护车35分钟接到患儿
8月8日晚22时08分,市二院急诊科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一名9个月大的患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套叠,家属等不及救护车护送已经开私家车从舞阳出发,请中途接车”。
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遇到此类情况,儿科急诊值班医生李雪勤第一时间向医院防控小组、院总值班汇报,同时与患儿家属联系确定方位,迅速启动儿童急救转运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按照急诊流程,紧急出车,途中医生李雪勤、护士王浩反复与患儿家属电话沟通,安抚家属情绪并告知注意事项。
22时43分,医护人员与家属汇合。“总担心因疫情防控的原因会耽误时间,没想到你们用了35分钟就赶来了,太感谢了!”家属激动万分,连连道谢。经询问检查发现,患儿已频繁呕吐约8小时,近12小时无尿,处于发热、嗜睡、严重脱水状态,需立即返回医院进行治疗。途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同时联系院内抢救小组做好接车抢救准备。
手术20分钟解除患儿肠套叠
23时15分,救护车抵达医院急诊科,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患儿及家属急查核酸检测、查腹部彩超,显示患儿肠套叠,肠管套入较长约7cm,肠壁水肿,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医生李雪勤当机立断,与放射科医生甄鹏飞为患儿实施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全程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经过20分钟的治疗,复位成功,避免了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及并发症。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术后立即送往医院儿童急重症医学科隔离病房继续治疗。目前该患儿经治疗已痊愈出院。
据了解,漯河市二院时刻守好疫情防控底线,多项举措,设立隔离病房、严格执行外出急救流程、“一医一患一诊室”管理制度等,以最周密的流程、最严格的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通讯员:尹红娅)